發(fā)布時間:2014-06-12 12:44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
這樣的拉面確實很誘人
□牛枚文李超然攝影
閱讀提示開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條胡同”之說,其中“七”、“八”、“七十二”都是概數(shù),意思是說開封胡同特別多。而就是在這街背巷深胡同窄的市井空間里,“藏匿”著不少帶有開封傳統(tǒng)風味的美食,花樣繁多的各色小吃,將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也涵蓋其中。入巷尋吃,成為開封人的生活習慣。
早餐
新的一天,從胡辣湯開始
在開封,無論酷暑嚴寒,胡辣湯、油條這組“黃金搭檔”是許多人的固定早餐食譜。
每天凌晨2點多,在大部分人還在睡覺的時候,家住洪河沿街東口的劉文杰就開始忙碌了;\火(即生火、點火)、篩面筋、燒湯……兩個半小時之后,劉文杰已將需要售賣的羊肉胡辣湯、優(yōu)質胡辣湯、八寶粥、五香豆沫等全部熬制完畢。
樓下便是劉文杰的早餐店。將近6點,負責炸油條和包包子的師傅到位,“辣辣劉胡辣湯”開始迎接前來吃早餐的食客。到7點多,就餐人數(shù)達到頂峰。
“老板,來碗優(yōu)質胡辣湯,兩根兒油條!”
“給我盛兩碗胡辣湯帶走!”
在一碗熱乎乎、稠乎乎的優(yōu)質胡辣湯里,薄薄的羊肉片、筋道的面筋穗兒、順溜的粉條,還有黃花菜、黑木耳盡在其中,喝上一口,讓人回味無窮。
盛湯、收錢、擦桌、掃地,在這樣不斷循環(huán)的工作中,劉文杰要馬不停蹄地忙碌到10點半。之后又要準備第二天燒湯需要的食材,直到下午才有時間休息。
“我家做胡辣湯也算是祖?zhèn)鞯模夥徘伴L輩們都是拉著胡辣湯沿街叫賣。我父親劉增光從他二伯那里學來了做胡辣湯的手藝,1983年開始在這里(洪河沿街東口)擺攤。1995年,我下崗了,那時候我25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做胡辣湯。”劉文杰說。
劉文杰接手父親的胡辣湯生意后不久,就將招牌“劉增光羊肉胡辣湯”改為了“辣辣劉胡辣湯”。劉文杰告訴記者,開封有個土話,叫“啦啦流”,是很滿、很多、往外溢出的意思。所以“辣辣劉”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說他給顧客盛的湯特別多,多得都要溢出來了!斑@第二層含義中,兩個‘辣’字分別指的是辣椒和胡椒,‘劉’就是因為我姓劉!
“我家在洪河沿街東口賣胡辣湯已經(jīng)31年了,每天都要熬制羊骨、牛骨老湯;胡辣湯里的面筋依然堅持純手工制作,口感軟筋;湯中還要加上由20多種作料配制而成的祖?zhèn)鳒!眲⑽慕苷f,很多開封的80后、90后都是喝著胡辣湯長大的,胡辣湯作為開封的一種特色早餐,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不少中年人、老年人,更是對胡辣湯情有獨鐘。
地點:學院門附近洪河沿街東口人均消費:5~6元
午餐
飽餐一碗開封拉面
開封人愛吃面條,面條的品種和吃法也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冬天吃湯面條,夏天吃撈面條。一日三餐,開封人至少要吃一頓面條,尤其是午餐,幾乎家家吃面條。吃罷面條再喝上一碗面條湯,這叫“原湯化原食”。
“周師傅,這邊來了10個客人,著急辦事呢,讓趕緊給做拉面,只有15分鐘的吃飯時間!甭犃T,67歲的周繼春立即起身洗手,系上圍裙開始制作拉面。
周繼春和自己的大女婿一起溜條、拉細,兩人配合默契,一個人做好的拉面剛煮熟出鍋,另一個人拉好的面就被拋入沸騰的水中。拉夠7環(huán)的面條被稱作“二細”,在沸水中煮上一分多鐘,撈出、過水,澆上傳統(tǒng)的冬瓜羊肉鹵汁,即可上桌。不到十分鐘,著急吃飯的一行人都吃上了周繼春開封拉面館的五香拉面。
“這家的拉面就是筋道、好吃!”周繼春聽到后,開心地笑了。他說,冬瓜利水,羊肉溫補,黃花菜健腦抗衰,拉面口感軟、筋、光,這就是咱開封拉面的味道。
與許多年紀輕輕就開始從事餐飲行業(yè)的人不同,周繼春40歲才開始學習制作拉面!1987年,我所在的單位改制,允許職工從事第二職業(yè)。當時家里人多,總是為了吃飯奔波。我當時就是想開個小飯店,解決吃的問題。”后來,周繼春在開封著名拉面大師袁永臣門下學習制作拉面!皫煾笛詡魃斫蹋谱骷夹g對我們毫無保留,他知道我年齡大,要養(yǎng)家糊口,所以總是對我特別照顧!
三年學成后,周繼春開始在省府前街夜市擺攤賣拉面;1993年,省府前街夜市取消,周繼春在大坑沿街南頭創(chuàng)立了“開封拉面館”;1996年,拉面館遷至大南門里的南太平街,取名“周繼春開封拉面館”,至今已將近20年。
已年過六旬的周繼春身體硬朗、思路清晰、樂觀積極,他說,雖然只是一碗簡單的面條,但“工序長、用料多、技藝強、要求高。這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
平日里,周繼春經(jīng)常參加比賽,他曾在河南省第二屆豫菜品牌大賽上,以16環(huán)的好成績榮獲“單項技術能手賽(拉面)”項目最高紀錄獎。還喜歡登臺展示“五彩拉面”、“蒙眼拉面”等絕技,他說,“我覺得現(xiàn)在就是我的最好狀態(tài)!”
地點:大南門里南太平街東口向西50米路南 人均消費:7~8元
晚餐
起源于開封的御膳——雞血湯
雞血湯是開封本地的特色美食。相傳,宋仁宗因操勞過度茶飯不思,一位家住開封宋門里的大臣聞聽,便獻上一個從云游道士手中獲得的雞血湯秘方:以雞骨及數(shù)十種中藥材秘制熬湯,配以雞血、雞雜等原料。仁宗皇帝品嘗后胃口大開,將其列為御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食用,仁宗皇帝的食欲大增,慢性胃病逐步康復,遂賜名“宋門里雞血湯”。
如今,在開封宋門里還真有一家知名度頗高的雞血湯館,這就是位于東蔡河灣街的“孫記雞血鮮湯總店”。該店每天的營業(yè)時間是15點~22點,加之雞血具有解毒、安神、補血作用,所以作為晚餐是再好不過的了。
晚上7點,夜幕還未降臨,孫記雞血鮮湯總店內(nèi)已是食客滿員。老板孫天明按照顧客的要求,熟練地在碗內(nèi)放入雞血、雞腸、雞心、雞肝等,再澆上雞湯,就大功告成了。喝一口鮮美的雞血湯,可口溫暖、舒服暢快。配上酥脆香甜的小燒餅,一定能讓你美美地飽餐一頓。
老板娘崔寶榮告訴記者,雖然下午三點才開始營業(yè),但她和丈夫每天凌晨3點半就起床了!懊刻煲獰4鍋雞湯,一鍋要燉2個多小時,還要見縫插針地切雞血、雞腸,鹵雞心、雞肝等!
提起做雞血湯的這門手藝,崔寶榮說是從公公、婆婆那里學來的!耙郧肮、婆婆就在這路東賣雞血湯,那時候都是擺地攤兒。1984年,俺愛人開始學做雞血湯。上午去廠里上班,只能半下午和晚上賣雞血湯!倍@個營業(yè)時間,伴隨著孫記雞血湯的迷人味道,一直延續(xù)了30年。30年間,崔寶榮夫妻倆也一邊制作一邊改進,將小小的雞血湯塑造成了一款經(jīng)典的開封美食。
地點:宋門里東蔡河灣街向南50米路西
人均消費:5~10元
《舌尖上的開封胡同:胡辣湯拉面雞血湯惹人垂涎》由河南新聞網(wǎng)-豫都網(wǎng)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akak23.com/gsh/mswz/29323.html,謝謝合作!
豫都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未經(jīng)豫都網(wǎng)(以下簡稱本網(wǎng))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wǎng)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fā)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nèi)移除相關爭議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