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1-05 12:19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
司空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四。
1、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君主大禹的后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傳說,堯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時,大禹官至司空。司空,是古代的一個官名,相傳在遠古帝王少昊時就已設置,專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設,相當于當今的建設部部長。據(jù)說大禹就擔任過帝堯時期的司空,為民生所不可或缺,后世一直沿用。
大禹任司空,治水有功,建國有勛,其后裔子孫種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空氏,世代相傳至今。司空氏族人大多尊奉大禹為得姓始祖。
2、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司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司空,在西周初期由周公所設,在金文中都寫作“司工”,即冬官府司的最高行政長官,大約是主管土地,兼管土木等建筑工程之職,具有土地管理、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農(nóng)田水利、工業(yè)技術等相關方面的執(zhí)法權利。由于古史湮遷,現(xiàn)存的典籍《周禮》中已經(jīng)失去了“冬官司空”的主要部分,僅存有《考工記》一篇,故而,司空之職守未能盡識其詳。今只有在典籍《禮記·王制》中有一記載:“司空執(zhí)度度地,古公亶父遷都周原,‘乃召司空,乃如司徒,俾立室家’!痹谥艹赏跫дb執(zhí)政時期,由周公旦、召公奭為左右父宰(輔政),以聃季為司空,分封康叔于衛(wèi)國,“聃季授土,陶叔授民”。當時司空、司徒、司馬三官合稱“三有司”,為王朝重臣。
3、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武公子司空的后代,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任君主為著名的宋武公。宋武公,本名子司空,宋戴公之子,為宋國第十二任君主,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從宋戴公在位期間起,北方游牧部落長狄民族首領鄋瞞就經(jīng)常發(fā)動入侵中原的戰(zhàn)爭,到了宋武公繼位之后,一反其父宋戴公的退讓妥協(xié)、以財求和的政策,堅決予以反擊。他派能征善戰(zhàn)的兄弟司徒皇父率軍抵御,在著名的“長丘之戰(zhàn)”(今河南封丘)中一舉打敗長狄部落,并俘獲其部落首領之一的緣斯。但在戰(zhàn)斗中,司徒皇父和其兩個兒子谷甥、司寇牛父亦不幸戰(zhàn)死。宋武公堅決發(fā)動的“長丘之戰(zhàn)”,為宋國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穩(wěn)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4、源于尹祁氏,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隰叔的后代,屬于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
傳說,舜帝執(zhí)政時期,封堯帝的兒子丹朱在唐地,建有唐國。丹朱再傳至裔孫劉累,遷居魯縣,改稱系韋氏。商王朝末期,系韋氏族人回遷于唐國。到了周成王姬誦繼位以后,唐國被周公所滅。故唐國貴族被遷到杜邑,為伯爵國,稱唐杜氏。到了周宣王執(zhí)政時期,杜桓在王室中任大夫,人稱杜伯。后杜伯因拒絕周宣王的一名寵妃的調(diào)戲,被誣告而屈殺,其兒子杜隰叔連夜逃奔到晉國。被聘任為士師,職掌執(zhí)掌軍隊和刑法。杜隰叔之子杜蒍在晉獻公姬佹諸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676~前651年)出任大司空,他以父親的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士氏,史稱士蒍。而士蒍的孫子士會后來出任晉國的中軍元帥,為上卿,執(zhí)掌國政,士會先得封隨邑,后得到范邑,所以又稱隨會、范會,他死后,又稱范武子。他的子孫后分為士氏、隨氏,其中范氏家族最為龐大。
二、遷徙分布,聚集地
司空氏復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漢族姓氏,但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三十九位門閥,望族出頓丘郡。司空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空是古代的一個官名,相傳帝少昊時就已設置,專管水利土木工程建設。據(jù)說大禹就擔任過帝堯時的司空。春秋時期,晉國的土也擔任過司空,他們的后代都有姓司空的。剛出現(xiàn)“司空”是官名。相傳帝少昊設立了司空一職,主管國家的水利、土木和交通工程建設。這個官職因其為民生所不可或缺,后世一直沿用。更在周朝,被列為六卿之一,可見其重要性。相傳在帝堯時,大禹任司空,治水有功。他的子孫中就有以司空為姓。在春秋時,又有隰叔的孫子在晉國任司空,他的后代也有因此而姓司空的。
三、郡望堂號
郡望
頓丘郡:漢朝初期置頓丘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清豐西南一帶地區(qū)。頓丘郡始建于西晉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下領四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清豐、濮陽、內(nèi)黃、南樂、范縣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曾廢黜。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堂號
頓丘堂:以望立堂。
耐辱堂:唐朝時候,司空圖任禮部郎中,為避亂隱居中條山王官峪,建了一座“休休亭”,自號“耐辱居士”。當時凡是賊兵所過的地方,人民倍受殘暴,但寇兵獨不入王官峪,附近人都跑到那里避難。司空氏因號“耐辱堂”。
《司空姓的來源》由河南新聞網(wǎng)-豫都網(wǎng)提供,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akak23.com/xingzuo/xingming/308417.html,謝謝合作!
豫都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未經(jīng)豫都網(wǎng)(以下簡稱本網(wǎng))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wǎng)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fā)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nèi)移除相關爭議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