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1-21 11:53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
聞姓的來源
一、來源有五。
1、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鄭國聞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聞邑,春秋時期鄭國之地,故址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滎陽市虎牢關一帶地區(qū),亦稱汜水關、汜水鎮(zhèn)。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太史左丘明,屬于以世稱名號為氏。
戰(zhàn)國時期,魯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職掌太史,即左丘明,他撰著的《春秋左氏傳》流傳千古,至今也是人們考證春秋歷史的重要史料,因稱“古之聞人”、“魯之君子”。
3、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少正氏,屬于以世稱名號為氏。
4、源于姜姓。
出自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信國公文天祥的后裔,屬于避難改姓為氏。
5、漢化改姓為氏
源于滿族,源于錫伯族。
二、遷徙分布,聚集地
(缺)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100位,在大陸地區(qū)甚至沒有進入300位。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二十萬九千余,占全國人口的0.013%左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三、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堂號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別高超的意思。明朝時候,聞良輔才能和德行都特別高超。初為監(jiān)察御史,后來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羅,權操虎節(jié)(古時出行官員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水國用龍節(jié)),官至廣東按察使。
正氣堂:文天祥二十九歲生子文道生。南宋危難之際,文道生令妻子和年幼的兒子文伯平逃難到豐順縣。文道生病故后的公元1292年,遺子文伯平為避禍移居到鳳凰山下埔村,以打鐵兼務農(nóng)為生。其族以先族文天祥浩然正氣及千古詩篇《正氣歌》為堂號。
《聞姓的來源》由河南新聞網(wǎng)-豫都網(wǎng)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akak23.com/xingzuo/xingming/320276.html,謝謝合作!
豫都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未經(jīng)豫都網(wǎng)(以下簡稱本網(wǎng))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網(wǎng)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fā)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確認后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