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晚6點30,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教授胡安·路易斯·蘇亞雷斯在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紅椅子報告廳舉辦講座,主題為“與巴洛克同游:通過實境模擬的方法理解
文化如何傳播到世界各地”。本次講座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巴洛克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以及如何運用高新科技模擬它的傳播過程!鞍吐蹇恕币辉~起源于葡萄牙語“珍珠”,這個詞語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其文化特質:美麗、絢爛,由多種文化元素構成。巴洛克文化在16世紀至17世紀文化中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并非單一、簡單的文化形式,而是各個學科融合以后的復雜文化現(xiàn)象,貫穿文學、藝術、
音樂等多個文化領域。并且,巴洛克文化在各個地域的表現(xiàn)形式存在差異,比如德國地區(qū)的巴洛克文化便不同于意大利地區(qū)的,也與墨西哥地區(qū)的存在差別。
文化傳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首先,它的傳播范圍非常廣泛,例如起源于耶路撒冷的所羅門柱子在玻利維亞的亞馬遜地區(qū)都能見到。其次,文化傳播至某地之后會與當?shù)氐耐林幕嗳诤,產(chǎn)生新的形式。有一位藝術家利用《最后的晚餐》為原本,結合殖民文化與印第安文明創(chuàng)造出了全新的畫作,這實際上便是一種文化變體。提及文化傳播的媒介,胡安教授認為主要有大腦以及其他工具性媒介(如書籍),當我們需要了解過去的文化時,便只能利用其他媒介,巴洛克文化的傳播便是如此。
巴洛克音樂被當?shù)厝擞梦淖中问接涗浵聛,再流傳到其他地區(qū)。魯本斯的繪畫也是通過其他媒介得以傳播到各處,魯本斯本人從未踏足拉丁美洲,但他的藝術對拉丁美洲美術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重要性甚至超過魯本斯本人—Versterman,他是魯本斯繪畫的臨摹者,但是在傳播的社交網(wǎng)絡中相較魯本斯輻射面積更加寬廣。
巴洛克文學傳播到西班牙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人物:Calderon、Tirso以及Lope de Vega。其中維加在社交網(wǎng)絡中扮演了核心的傳播角色。他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黃金世紀最重要的詩人和劇作家。有“西班牙民族
戲劇之父”、“天才中的鳳凰”以及“大自然中的魔鬼”之稱,作為西班牙的高產(chǎn)作家,他平生出版了五百多部作品。同時,他也是
社會聯(lián)系最頻繁的作家之一,掌握出色的社交能力和豐富的信息資源。
胡安教授關于傳播鏈資料的收集主要是通過關注出版信息的方式,詳細了解書名、出版時期、價格以及審查機構等信息后可以基本繪制出社交網(wǎng)絡的輪廓。由此可見,與巴洛克有關的文化載體以及更新,相關的社交網(wǎng)絡都囊括在巴洛克文化中,它不是一種簡單的藝術特點,而是一種復雜的文化傳播形式。
講座最后,胡安總結到:了解巴洛克文化傳播現(xiàn)象能進一步明白全球化趨勢下的文化交織趨勢,同時,研究文化傳播也能給予我們諸多啟發(fā),反思我們到底能為子孫后代留下什么。
藝訊網(wǎng)記者:張高珊
編輯:張文志
作者:CAFA ART INFO來源cafa.com.cn)
《【CAFA講座】胡安:“與巴洛克同游:通過實境模擬的方法理解文化如何傳播到世界各地”(圖)》由河南新聞網(wǎng)-豫都網(wǎng)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akak23.com/gsh/dswh/8350.html,謝謝合作!